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哥林多前書 4:20

「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,乃在乎權能。」

因為聖經是神的話語,所以教會重視言語。由講道到方言,由傳道到教導,由禱告到輔導……都是言語上的工夫,特別是信仰上的言語。願意聽的,能聽到的一定不會少。信主日子久了,信徒熟悉的經文也多,會以為自己之所知和想法,就是聖經的意義!另一方面,有能力能運用經文的人,就用經文支持自已的說法。還有,我們很會用上聖經金句來傳福音。只是我們結出的果子,卻常常與我們所盼望的有差距;原來「純正話語的規模」要用信心和愛心才能守著(提後3:14),否則誰又有權、有力去講論神國的事呢?(2014.8.3)

相對於人的國,神的國更有永恆的、寬廣的含意,如果人以現實的觀點角度來看,不免有限制、扭曲。不過生於斯長於斯,信徒不免被世間的言語所薰陶,自己也用上了同樣的水平看一切事物。跟着主耶穌的門徒,彼此間曾爭大爭排位,正是以這樣的水平看神的國;主回應那是出於神的主權。是的,我們都該知道,無論恩賜、能力、職份等等,都出於神,所以事奉、見證都不可能超越神的權能。所以信徒會用上聖經作為言語的內容,而且深信「出於神的話,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」(路1:37);不過如果你自己還沒有服於神的權能,就不要指望套用一兩句神的話語,就以為自己的說話同樣會帶着權能!(2014.8.10)

現代化的社會著重宣傳,所以推廣什麼都不能不設計亮麗的對白,即使推廣的是垃圾,也有動人的口號!慣於以言語作見證、傳福音的信徒,同樣會把握傳揚的技巧;教會有“三五”成群的佈道法,熟習了就可以流利地傳講,領人歸主盡在掌握!但卻也有懶理所述難以入耳、毫無修飾,總之算是盡了使命。我們以為自己只負責講,信與不信由上帝包底,聽者則負上最終責任!如果除了傳講之外,信徒不能叫人聽信福音、不能叫人看到神的作為,那麼這個信徒身份就未免太過單薄了!聖靈的恩賜、聖經的亮光、教會的造就、生活的經歷…能夠讓信徒口中的話變得帶着權柄。也只有權柄,信徒言語才會超越平常。(2014.8.17)

有些教會對「權能」這字眼有點“避忌”,生怕自己偏離了“福音/道”的正統路線!卻又有些教會把聖經中的權能算作牧者們的權威,不讓靈恩派專美;這些長老們的話像有股威力,幾乎可以支配信徒的生活!若不是來自「道」的權能,又並非出於靈恩,那不是狐假虎威就是人為的權勢、能力了。在進步的現代社會,要人服的和不服人的互相角力,所以教會散亂、信徒出走、教牧跳槽等現象見怪不怪!都怪大家沒有在意權能的所在。按文意而言,「言語」與「權能」相對比,若「權能」指向來自神的、屬靈的力量,那麼「言語」就是人的行為 -- 無論是否出於信心或視之為恩賜,只盼望講的聽的,全都服在神的權能之下!(2014.8.24)

這經節與主的教導「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作什麼」相呼應。因為信徒的服事,並不能憑藉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帶出屬靈的果效;我們深信無論是禱告是作工、是見證是傳道,能使人心信服的,乃是聖靈和祂的權能,而我們乃是神權能展現的管道。所以若沒有搭上、搭通,信徒所作的一切,都是人意人工、自道自白。即或有熱切追求屬神權能的,若怠於順服,亦只能算是自言自語。當真正的持份者無置喙之處,人就只能把手所作的工算為自己的功勞了,那又有什麼可矜誇的?世間又豈缺少強人偉人?來自神權能的見證,和言語,才可能「願祢的國降臨」!(2014.8.30)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