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

分別為聖與分別兩性

由性別引起的論爭,燒起一個又一個火頭,灼熱的氣焰逼人,勢頭難擋!由同性戀非刑事化,到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,如今又掀起同性婚姻和變性人的變性程度與及身份認同問題…等,都叫人消化不了。這等議題究竟講說的是什麼,一時也難以全盤掌握,有如墮入五里霧之中!可有什麼指南沒有?性別之分,聖經起頭就明說「神…造男造女…二人成為一體」(創1:27; 2:24),主耶穌講論婚姻時也重申「那起初造人的,是造男造女…二人成為一體」(太19:4,5)。男女有別而互相婚配,是真理,也是普通得很的常識。

時至今日,“一本通書睇到老”的諺語是負面的描述,後現代人喜歡摒棄傳統、文化,甚至原則、品格,搞亂了社會,混亂了人生,但人生豈不是需要有確定的路向嗎?帶上地圖並且用上GPS,人就不致於迷失。就算是時代的巨輪,也不可能罔顧古老的光輝,也應按着指示轉向當走的方向。「聖經…於教訓、督責、使人歸正、教導人學義,都是有益的」(提後3:16)這經典曾經匡正了多少人生,叫多少人重踏光明大道,是有目共睹的,因為這是創造生命的主所默示的。

雖然變幻的世代有說“世事如棋局局新”,但經云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」(傳9:1),因為下子都有原則,對弈都需要演算下一步再下幾步,甚至推定出結果。有跡可尋,有法可依,方能造就穩健的人生、社會。無論世道怎樣變,生活的原則也不會變,就連世人自己也知道“變幻原是永恆”(一句曾經風行一時的流行曲詞),即使聲勢多強,“剎那光輝並不代表永恆”(某歌星的名句)。

你或許聽過這個故事 --「某地海軍正在汪洋中演習,一個月黑霧濃的晚上,旗艦上的水手發現艦前方有燈光,隨即報告艦長,倘若不改變方向,預算快要撞上對方;艦長下今發出信號,要對方立即轉舵20度以免相撞,但對方卻發回信號請他們自己轉向20度,艦長氣憤地再發出信號:“我們是艦隊的主力艦,你必須轉向20度!” 對方立即回應:“我這兒是燈塔!”」網路上有這樣的解說~故事裡的燈塔就是自然規律,是無法改變的;硬要打破自然規律,那打碎的就只能是自己!

無疑信徒要像燈塔,根基要扎穩在磐石上(太7:24-27),以致能抵受風吹雨打、地震海嘯! 按着聖經的預言,我們正身處末世的時代,世局就是每況愈下(參太24:3-18; 提前4:1; 提後3:1-8),從非起初的人性而來的衝擊,乘着各處新法令的勢頭,令教會大受壓力,信徒大受考驗。性別事件固然動搖了正常的傳統的家庭體系,也觸動了信仰的體系,信徒和教會不能不面對作聖民和作順民的選擇,因為本來屬於倫理、道德的範疇,要走進政治的舞台,強制的“性法令”自然催生政教衝突。現時大言市民必須守法而不該參與社會行動的教牧,將面對兩難的窘境;要麼繼續宣告聖經所宣告的罪而受罪,進入黑獄;要麼與這個世代、那個法律妥協,丟棄或者改變聖經的教導來逢迎人意,讓大家一同進入黑暗之中!

當記念主的話~「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裏走」(約8:12),不過這路乃是一條背十字架的道路(太16:24)。這是基督徒的律,男的女的、強的病的,都應同走此路。

論到法律,以所謂憲法作為根據,問題是憲法若出了問題怎辦?例如什麼人權法!例如“人人生而平等”是可以應用到任何、所有的範圍裏去嗎?有絕對平等嗎?還有自由,是由誰來劃界線?那界線又以什麼原則來劃定?若這一切都可以隨時間挪移,就沒有所謂原則了!像弈棋那樣一步一步的推演下去,結局自在人心中有數了!

主的聖民啊,當擇善固執,在面對這樣那樣的信仰困難時,當「心裏尊主為聖…常作準備,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」(彼前3:15),「在百般的試煉中…信心既被試驗,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可貴!」(彼前1:6-7)

(2014.4.13)



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

培養新一代

主耶穌「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」的成長歷程,是否只是個理想?

現代人越來越清楚培育新一代的重要,是因為憂慮到他們將來如何生活嗎?無論在工作能力、收入支出、作息時間和飲食健康,以至居住環境等等,都不大能夠讓較年長的一代感到安心。究竟將來他們有能力應付嗎?何況在躁動的時勢,更倍加不安的情緒。他們在亂象頻仍之時如何自處?

香港“佔中”仍然在討論、爭議聲中,台灣學生已佔據了立法院,又衝擊到行政院,導致暴力衝突。彼岸的行為,在現代網絡之中自然會與此間的氛圍互動,本地的群體已回應支持遠方的學生;其實“佔中”的發酵味道,早已在世界中散發!人家“佔院”的行動會否摧化我們的“佔中”?計劃中的和平示威、非暴力運動,屆時又會否演成全武行?誰能保證和平?如果該支持的我們沒有教導,要規避的我們沒有提醒,那是我們自己放棄了發言權。但我們卻自詡是認識真理的!

歷史中與強權抗爭的巨人,如美國的馬丁路得金、南非的曼德拉,都承受了由基督耶穌而來的榜樣,甚至印度的甘地,雖然自稱沒有一個特定的信仰,但受西方教育和基督的影響實在不言而喻!愛因斯坦這樣評論甘地:「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」基督徒既是耶穌基督的跟隨者,與祂早有盟約,就不可能把這盟約束之高閣,而逢迎於世俗中的勢力、物力、壓力。既然早有先賢印證了主道的能力,聖經更不乏榜樣和教導,那麼要問的,就是我們信心情況了。

與其為明天世代憂慮,不如先處理好自己的信心,堅定從真理而來的信念。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未來子弟、肢體的基礎。如聖經所言:「根基若毁壞,義人還能做什麼呢?」(詩11:3)

我們傳說着現代人越來越不重視“根”,沒有所謂“歸宗認祖”的意識,是何籍貫、那處家鄉經已不甚了了;就算是基督徒,也可以沒有教會、沒有團契,甚至沒有一套一定一貫的聖經真理,隨波逐流,以世俗文化作自己的信仰的核心,甚至以之加諸於基督信仰之上,聖經以人本為解讀的基礎。今人又有所謂“本地意識”的出現,由保育到維權,使人際社群之間更加壁壘分明。究竟人生之根該在什麼?是種族?是地域?階級?財富?文化?宗教?成長的信徒實必需要把自己信仰的根植於新一代。

基督徒自己若沒有扎實根基,跟世人沒有分別,只能在世人的範圍中選擇。所以在驚濤駭浪之中,主問門徒說:「你們還沒有信心麼?」(可4:40)失卻信心,結局就是在大海汪洋中沒頂。

按照福音,我們無須懼怕任何環境的波動。所考量的,乃是持守真道,以信心交託。或許自己交託自己容易,把別人交託則難;我們的信心似乎只停留在自己的時空,不能踰越,新一代可以各行各路!傳統的求神拜佛、穆斯林和猶太人,講傳統都比基督徒強,也更能持守他們的信仰。當我們盼望教會和信仰有美好的承傳,新一代能夠有信心面對將來,「能分別是非,作誠實無過的人」,就不能不為他們求「愛心在知識和各樣的見識上多而又多」(腓1:9-10),並且要學像使徒保羅對提摩太那樣的循循善誘,把根牢牢地植於要交託於他們的善道(提後1:13-14)。求主幫助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