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

希伯來書 6:1

「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。」

「竭力」當然是指用心用功、努力盡力,我們竭力的目的是“向高處行”(借用一首聖詩的歌名),但現實常常是沒有得着預期理想的結果。我們勤讀聖經,多多禱告,然而都像「撒的種多,收的卻少」(該1:6)。其實「竭力」除了表達力爭上游的意義外,同時包括了丟棄攔阻人前進的事物(林後10:5)。背負着過去,不論成敗,對於向高處行來說都是個擔子,有放下才能竭力,沒有放下過是不能說已經竭力了!我們不會像猶太人那樣看彌賽亞,「基督道理的開端」確是我們得救的根基,但我們也不能停留在信主得“永生”就心滿意足的階段,像信主得“水牛”那樣功利;誰又能牽牛上樹呢?教會中常有自以為資格夠老的信徒,故步自封於過去的經歷,即使再多的事奉、進修,也是事倍功半,甚至徒然。要倒空,才能被充滿;先謙卑,才能被提升;有這樣的操練才算是「竭力」。(2016.01.31)

不少信徒受不住俗世潮流的沖擦,未能持定神既有的啟示和堅守聖經的教導,信心動搖了,就不免有“離開”的。問題正是他們踏進了主的門檻,卻沒有持續向前,不曾離開那初始的階段。所以經文接着指出信徒必須「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」。因為“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”,使徒保羅也如此自勉:「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,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着標竿直跑。」(腓 3:13-14)「完全的地步」可以是指認識主的水平,或是屬靈生命的成熟程度、與主的關係的深度等方面美好的進展,是信徒努力、竭力的地方。向相反的方向走,就是在基督道理的開端退後,就是離開主。其實人生總有問題,有人會選擇逃避,但我們講求信心的群體,當選擇的是跨過。(2016.01.24)

「基督道理的開端」意思是指初信的狀態、認受使人得救的福音。無疑認罪悔改、因信稱義是信徒信心和恩賜的起點,但整個基督信仰體系有極豐富的內容,是主為建造教會賦予我們的恩典。「進到完全的地步」當然可以說是仍然不足,需要進步;但也可以看是現在很好,還可以更好。信主者是已蒙大恩,但前面仍有更多更大更美好的恩惠待領!像嬰孩吃過奶再吃乾糧、像學生先是幼稚園,然後是中小學……我們長大成人所需要的,主早有預備。我們既為基督徒,對教義當有所了解,知道字句也要認識字義,知道真道也要認識真理,知道主言也要認識主旨,以致能像主所說的,把生命建立在磐石上,得以堅穩,能夠抵擋俗世洪流,個人的生命經歷更新變化,討主喜悅。(2016.01.17)

靈命成熟的程度,標準可以人人不同,並且怎樣解讀聖經也有差異;所以信徒不能自滿,必須精益求精,不斷突破自己所在的境界。不過處境、背景、心境等等因素,往往影響了人的表現、信仰的追求和實踐,甚至窒礙了成長,攔阻了人與主建立更美的關係,使人不能進到完全的地步。所以信主的人要靠主。主耶穌已應許了我們真理的聖靈,使信徒更掌握聖經要義、更明白神的旨意,幫助我們進到更完全地步的。所以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;因為祂要指教我們,叫我們想起主的話,引導我們明白真理,使信徒能夠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。現代化社會的信徒有不少方法提升信仰的深度,但那都是「完全」的一小部分;即或知識增加了、信心也強化了,但更重要的仍是越來越貼近主,越走越像主般完全。(2016.01.10)

對信仰有認真的、對自己有要求的信徒,當然盼望能像這經文的指示「進到完全的地步」,甚至為此而願意付出更高更多的代價。除非我們不介意平庸、滿足於此時,那就毋須什麼進步了!或者我們根本不曉得經文「完全的地步」是個怎樣的標準,所以就無從追求。在現代社會,我們習慣以資歷:年資長(信主日子長)、知識高(有高深學位)、崗位重(是教會領袖)等等來判斷人是否已夠資格,而這些外在因素竟然也變成分別信徒靈命程度的元素。但是否真正成熟,其實在乎有否追求結出聖靈的果子(加5:22-23),而不是像昔日猶太人那樣,將自己的信仰封存於字句的框框之中。「竭力」指出「完全」尚未成功,信徒仍須努力。這是個很普通的道理,使徒保羅也如此說:「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努力向着標竿直跑」(腓3:13-14)。(2016.01.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