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哥林多前書 4:20

「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,乃在乎權能。」

因為聖經是神的話語,所以教會重視言語。由講道到方言,由傳道到教導,由禱告到輔導……都是言語上的工夫,特別是信仰上的言語。願意聽的,能聽到的一定不會少。信主日子久了,信徒熟悉的經文也多,會以為自己之所知和想法,就是聖經的意義!另一方面,有能力能運用經文的人,就用經文支持自已的說法。還有,我們很會用上聖經金句來傳福音。只是我們結出的果子,卻常常與我們所盼望的有差距;原來「純正話語的規模」要用信心和愛心才能守著(提後3:14),否則誰又有權、有力去講論神國的事呢?(2014.8.3)

相對於人的國,神的國更有永恆的、寬廣的含意,如果人以現實的觀點角度來看,不免有限制、扭曲。不過生於斯長於斯,信徒不免被世間的言語所薰陶,自己也用上了同樣的水平看一切事物。跟着主耶穌的門徒,彼此間曾爭大爭排位,正是以這樣的水平看神的國;主回應那是出於神的主權。是的,我們都該知道,無論恩賜、能力、職份等等,都出於神,所以事奉、見證都不可能超越神的權能。所以信徒會用上聖經作為言語的內容,而且深信「出於神的話,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」(路1:37);不過如果你自己還沒有服於神的權能,就不要指望套用一兩句神的話語,就以為自己的說話同樣會帶着權能!(2014.8.10)

現代化的社會著重宣傳,所以推廣什麼都不能不設計亮麗的對白,即使推廣的是垃圾,也有動人的口號!慣於以言語作見證、傳福音的信徒,同樣會把握傳揚的技巧;教會有“三五”成群的佈道法,熟習了就可以流利地傳講,領人歸主盡在掌握!但卻也有懶理所述難以入耳、毫無修飾,總之算是盡了使命。我們以為自己只負責講,信與不信由上帝包底,聽者則負上最終責任!如果除了傳講之外,信徒不能叫人聽信福音、不能叫人看到神的作為,那麼這個信徒身份就未免太過單薄了!聖靈的恩賜、聖經的亮光、教會的造就、生活的經歷…能夠讓信徒口中的話變得帶着權柄。也只有權柄,信徒言語才會超越平常。(2014.8.17)

有些教會對「權能」這字眼有點“避忌”,生怕自己偏離了“福音/道”的正統路線!卻又有些教會把聖經中的權能算作牧者們的權威,不讓靈恩派專美;這些長老們的話像有股威力,幾乎可以支配信徒的生活!若不是來自「道」的權能,又並非出於靈恩,那不是狐假虎威就是人為的權勢、能力了。在進步的現代社會,要人服的和不服人的互相角力,所以教會散亂、信徒出走、教牧跳槽等現象見怪不怪!都怪大家沒有在意權能的所在。按文意而言,「言語」與「權能」相對比,若「權能」指向來自神的、屬靈的力量,那麼「言語」就是人的行為 -- 無論是否出於信心或視之為恩賜,只盼望講的聽的,全都服在神的權能之下!(2014.8.24)

這經節與主的教導「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作什麼」相呼應。因為信徒的服事,並不能憑藉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帶出屬靈的果效;我們深信無論是禱告是作工、是見證是傳道,能使人心信服的,乃是聖靈和祂的權能,而我們乃是神權能展現的管道。所以若沒有搭上、搭通,信徒所作的一切,都是人意人工、自道自白。即或有熱切追求屬神權能的,若怠於順服,亦只能算是自言自語。當真正的持份者無置喙之處,人就只能把手所作的工算為自己的功勞了,那又有什麼可矜誇的?世間又豈缺少強人偉人?來自神權能的見證,和言語,才可能「願祢的國降臨」!(2014.8.30)



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

冰淋城下

一項於七月中癹起、名為“Ice Bucket Challenge”(一般譯作“冰桶挑戰”)的行動,短時間內風行全球。參加淋冰水者可向三人發出挑戰,被點名者在24小時內必須進行“冰桶挑戰”,並且拍攝影片以資證明,不想淋冰水者則可捐款(至少100美元)予「關懷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」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,病患者又被稱為“漸凍人”)。這個活動近期被批評是名人做秀或一窩蜂式的熱潮,即使不知道漸凍人病患是什麼模樣,但已幫助ALS協會籌得龐大善款。美國ALS協會在一個月內已籌得超過3000萬元,是2013年該協會去年全年(190萬)的16倍!

雖然我等升斗小民即使能捐,也不過是個小數,但所由點滴累積而來的龐大資源,就算我們沒有監察的位份,也總可以多點了解,究竟這個運動、那個機構…是什麼回事。例如內地大地震,本地捐獻了,但物資都被丟在一旁、重建的地方不能用……神創造宇宙萬物,賦予人管理之職份,所以得的付的無論多少,我們總要各盡其職,立己立人立社群。

今日冰淋城下,論到這個盛事,被挑戰者淋了冰水、捐了款,仍然覺得十分興奮,還要繼續把這挑戰交捧,向別人下戰書。這戰書不單是請你冰水照頭淋,也在眾目睽睽下請你“找數” -- 有如你欠了別人似的!好玩之處,是像被捉狹之後,可以名正言順地去“玩”別人,並且可以上鏡,利用今日的交流平台,把自己“找數”的片段公諸於世,達致“吸睛”的目的,所以參者是樂此不疲,有淋多次的!

信不少香港信徒有參與這個活動,只消看看臉書上“洗板”而來的告白,便知道這行動影響之大;因為信徒也不乏好玩的、走在潮流前端的、要看看某某人淋冰的反應等等;當然也有不少帶着還人情債、做善事襄善舉、不好意思拒絕……等態度而“找數”的!我們更害怕不作出正面回應時,別人會說我們“潑冷水”,惟有硬着頭皮“淋冰水”好了!其實許多人也還沒有搞清楚為何有這樣的行動、捐款捐到那裏……行動的發源地加拿大的ALS協會就曾發出呼籲,請大家把善款捐到加拿大而不是美國,他們在是次熱潮中所得的只有90萬,遠低於他們的目標(300萬),也遠遠低於美國之所得!天曉得不同地方的同一樣機構的需要有多大的差異!

如果我們沒有開放視野,沒有留心別人的需要,我們便不會知道社會上原來有着為數龐大的微小的社群。在香港這片繁華土地,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熟悉的社福機構,像以往寂寂無名的ALS一樣,默默地服侍着軟弱的小群。聖經教導信徒愛鄰舍(路10:27),又提醒我們愛要先從近處開始(約一4:20),那麼“冰淋城下”的信息,正是要叫我們要關心那些需要一杯涼水的小子(太10:41)。大家可有留意教會支持過什麼微小的事工沒有?

在許許多多的告白之中,有些人的行動值得我們欣賞:有名人淋了冰水之後沒有繼續點名,只呼籲大家多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、有社工捐了款卻提醒人鄰居/本地好多社會和民生的問題也需要大家用心思精力去了解和幫助,特別一些唔型唔好玩唔搞嘢冇回報的事工!

有人批評“冰桶挑戰”浪費食水、買冰的錢,但對我們浪費慣了的世代,那一桶水、一袋冰,其實只不過是我們所浪費的資源的皮毛,雖然資源不應浪費,但也不必因噎廢食!從浪費的角度看,我們有更多地方需要反省如何節約和環保。從聖經教導作管家的度看,我們所得的錢財、恩賜,都是受託運用的,要向主交帳。如果在人的社群之中重視“找數”,那麼到我們“埋單”見主的時候,能坦然無懼地交帳嗎?



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

咒詛遍地中的末世信徒

空難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、以巴爭戰中平民傷亡慘重、溫州強拆教堂演至警民衝突……「民要攻打民,國要攻打國」的末世的現象觸目皆是,也觸目驚心!差不多都是人惹的禍!

日前台灣高雄發生大爆炸,死傷枕藉!已知這次“意外”事件也是人禍!因為在爆炸前幾小時,現場一帶居民已嗅到強烈的氣體異味,但幾間燃氣公司到場看過後,都推說不是屬自己公司的管道,因而沒有處理,都沒有關閉管道,市政府亦無疏散居民。連續幾小時泄漏燃氣,慘劇就一觸即發!要獨善其身的,終也惹禍上身!

“事不關己,己不勞心”、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……這些毫不積極的意念,乃是好些人的生活態度;在後現代世紀,有人稱之為自我,但更多人看作是自私!而自私更有甚者,乃是為維護既得利益,還可以理直氣壯地罔顧他人的權利;損人自肥可說是這社會的特色,損人不利己的,更是可怕!

華人的自我、自私的行徑,己成為世界級的咒詛;有毒食物、環境污染、旅行惡霸、貪污行賄、產業炒賣……使華人聞名天下!“公德”真箇成為一個理想,被“高高掛起”(“事不關己”的另一歇後語)!私德崩壞,何公德之有?不重視公德的社會,也不會培養出有公德的公民。華人社會可會自我省察?高雄的慘劇是極響亮的警號,更是一個難以承受的結果!

其實還有許許多多人類破壞環境、殘害生命、摧毀核心價值等等世情世事,都值得普羅大眾都加以關注,好讓這個世界可以繼續“生存”下去。

基督教會向以關懷社群為己任,即使教會是多麼微小,對社會上發生的事情都不會不聞不問,禱告是最起碼的作為。因為神向人所要的“善”,乃是「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」(彌6:8),所以教會關注社會,本來就是使命,甚至是與神同行的行為,像昔日主耶穌所行的一樣。當然,教會,特別是教牧同工,在有些事情上(例如政治),是不宜過份投身,免得予人不務正業的感覺,也易於令大使命被邊緣化了;但按真理鼓勵信徒關注社會,作良好公民,聖經中則不乏這些教導。比方說:作好撒馬利亞人(路10:25-37)、在善的前提下順服政府(羅13:1-7; 彼前2:13-15)、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行事為人像光明的子女(腓2:14-16; 弗5:8-11)、以代禱作為個人在主裏平安和敬虔的追求(提前2:1-3)、在罪惡的末世中以聖經教導行善(提後3:1-17)、像先知般宣告社會和領袖的罪惡(太14:3-5; 摩7:14; 先知書)、有像主耶穌潔淨聖殿那樣的心志面對罪惡的現象(約2:13-22; 太21:12-13)……

或許我們可以作的都十分有限,但古語有云“莫以善小而不為”,所以我們只須把握機會,一點一滴地講就可以了。其實我們傳揚福音、宣講真理,許多時都不會滔滔不絕和長篇大論。「我們行善不可喪志」(加6:9),「你們就是為義受苦,也是有福的。不要怕人的威嚇,也不要驚慌,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……常作準備,以溫柔、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」(彼前3:14-15),求主幫助我們,不會因為只為一時偷安,輕忽了回應眼前的訴求,免得咒詛遍地竟然也成為我們的沒有盡的責任!



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
歌羅西書 3:15

「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;你們也為此蒙召,歸為一體;且要存感謝的心。」

「要叫基督……作主!」當使徒保羅這樣說的時候,乃是說在人心中本來作主的,是人自己,現在要交出來了;又或說信主的人本應都由主作主,但實際上卻是人僭奪了這主權。當信徒咀裏呼叫主啊主啊,人前又滿口金句,但老實說,主作過主嗎?大事小事、群體的事個人的事、社會的事信仰的事,是否全都讓主作主,抑或自己說的才算是?如果我們蒙召跟從主,是進入祂的國,要跟眾信徒在真理、道路、生命上同氣連枝,體現基督的生命,那麼行事為人就不可能不憑着基督。走舊路的蹈覆轍,罪疚、不安等等就不免油然而生,叫聖靈擔憂(弗4:30),主的教會又怎會平安?每當聽聞有信徒失見證的時候,可真是“合城的人也都不安”!當信徒都順着祂而行,教會自然就滿溢基督的平安了。(2014.7.27)

主經已把祂的平安賜給了我們(約14:27),所以每個信徒都應有這份平安。若「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裏作主」,即讓屬主的平安掌舵,就得安定,那自然是值得感恩的。但現實卻不是“人有我有”,許多信徒仍然被舊患和新傷纏累,像不曾得着過似的!如果經已賜下而又沒有享有,那就是實踐、應用的問題。也許是我們不知道如何讓這平安作主吧!假使我們心中所求的,都是外在的平安、世上的物事,那顯示了我們所要的是世物、是好處,所充滿的是人意,並且也不會多「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」。所以即或有禱告蒙允,但在心中作主的掌管的仍然不是「基督的平安」,因此仍然會小信、會失望、會低落,內心、靈命隨着屬世的生活這一時、那一時的狀態、質素而飄搖。(2014.7.20)

還記得有首兒歌這樣唱:“有主在我船中我能笑於暴風,笑於暴風……” 在暴風中保持鎮靜,以平常心面對,並不是件易事。飽經風浪的人一樣會在風急浪高的時候膽怯,大門徒彼得雖身為漁夫,在要下沉之時也自然地發出呼救。人生無疑必經憂患,在困境中依然安穩並不是常態,但在人海之中,主卻讓我們有處可以安歇的水邊。萬千基督徒印證了在主裏有平安(約16:33),主的恩惠、平安,是教會共有的寶藏、共享的能源,肢體彼此間的勸慰、分享、相助、代禱、互勉……都是開發主裏平安的方法。教會的主呼召我們成為肢體,讓我們在主內豐厚的恩賜中重整、更新,能以重拾人心因為外在和過去沖擊中失去的平安,自然滿心謝主。(2104.7.13)

在資訊流通的社會,你像是什麼都可以知道;除了真相!好的、不好的,像開大了水龍頭一般,都沖進了我們的腦海。末世多變幻,我們看到現在生活的社會越來越躁動,前程未卜。即使許多壞消息都像事不關己,但城門失火,也會殃及池魚,也會沖走你的平安;甚至連生活中一些重要的事情,也被潮水般的壞消息吞噬了,人們也越來越忙亂、憂慮,平安也距離越來越遠。好消息實在太少了!世人或許沒有令自已長久安穩的方法,真正的好消息是,基督已頒授了祂子民一份平安,是沒有什麼事、什麼人可以奪去的,除非你自已把這大禮束之高閣!換言之,信徒原來可以有選擇,繼續讓自己低落,或是讓心裏充滿主所賜的平安。(2014.7.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