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多多益善的知識

牧者為信徒禱告,相信使徒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的禱告最合當前的香港教會:「我所禱告的,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,使你們能分別是非,作誠實無過的人…」(腓1:9-10)因為在兩極化非黑即白的爭辯中,又或灰色地帶界模糊得令人失落的迷霧裏,我們正需要合情合理的道理,並且以需要以合情合理的、非俗世化的愛心,以面對與我們相對的道理,甚至歪理。當然基督徒要認識的、最基要的道理,必定是聖經的真理,這也是確立愛心的基礎。

論到「知識和各樣見識」,保羅在既有的基礎上,進一步強化和豐富「愛心」的指引,以致在實踐真理的時候,有愛心而不會流於感情用事、濫情甚至示弱,而在行道的時候可以不慍不火。這經節中的「知識」,一般是指向屬靈方面的知識、對神的認識,如以弗所書中的「真知道」(弗1:17)。而「各樣的見識」所指的,像是生活上的、一般的常識,或者是人生的哲理、倫理,都是能夠助人在對人處事上作出合宜的判斷和回應。換言之,愛的實踐,除了以神的道為核心外,也可運用「各樣的見識」來調和。

當然,神的道是永恆和不變的,也是一切言說的準繩。在使用世人的見識時,信徒就要留意,什麼是可以協調的、什麼是不能接受的!越了解世人所講說的道理,我們就越能分別是非黑白。

不過在現實中,有不少信徒自以為掌握了「知識和各樣的見識」,就「自以為聰明」,忘記了聖經教導我們「不要志氣高大,倒要俯就卑微的人」(羅12:16)卑微的人也不一定是指貧寒人,在現今的世界中,缺乏見識、無權無勢……等百姓比比皆是,有識有權之士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,踐踏他們;信徒講求愛心,更是不能!故此有學問的人應以愛心引導別人,像我們傳福給沒有認識過真神、聽過福音的人一樣,都是以對神敬畏、對人溫柔的態度,為要別人聽得明白。 當然俯就不是把道理打折扣,正如我們傳福音,不會只講恩典而把審判隱藏一樣。

不過筆者不大喜歡引用世人的學說,但畢竟有時用上也會有點果效。像馬斯洛(Maslow)的人文理論,講述人性需要的五個層次,就能讓社會大眾較明白大家的分歧,其中有著什麼因素。例如最近的香港為著政治問題分成了兩方,雨傘運動和反佔行動好像勢不兩立,各有各說,也各有各的支持者。若從馬斯洛的人性階段看,反對者所求的正是搵食和安定,而持傘者卻已步入這金字塔的上半層了!所以不和以至衝突便由此而起!

過去的歷史告訴我們,憂柴憂米是上一代人的生活形態,但在現代化的今日香港,卻仍然是這一代人的疾病,像白紋伊蚊傳播的登革熱,有成為風土病的恐怖。或許這方面也有待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呢!當然新一代的青年人意識形態截然不同,研調亦告訴我們,教育程度與思想的層次相關。而馬洛斯這個“金字塔”的人間道理,對解釋社群有一定的真實性,但信徒又可以怎樣使用這個理論?能跟我們所傳的福音調和嗎?筆者才疏學淺,但這一點知識,起碼也帶給自己一點亮光,更確定主真理的真實性:「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」(路4:4)、「你給他們吃吧」(路9:13)……或許我們可以供給的有限,而且「給他們吃」對廣大升斗小民而言,是社會的、政府的責任,況且教會在扶助貧寒人方面的工作,其實亦由來已久。所以,我想教會、信徒,若能掌握好「知識和各樣見識」,作和平之子或可有望成功!

經文中「分別是非」又可譯作「喜愛那美好的事」,通常講到美好,不會是普通的事,所以信徒也應追求把超越生理以至安全層次的道理----包括叫人靈魂自由的福音----傳開,使更多人的人生更加有豐富、超越的色彩。但願教會眾信徒有所追求,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,能作光明的兒女,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。